“夜幕下的生命必修课!”——2025级新生开展军训夜间消防疏散演练
白天的操场上,口号嘹亮,步伐铿锵,是青春与意志的较量。当夜幕降临,警铃猝然划破宁静,一场“生命必修课”正式拉开帷幕。
8月20日晚组织2025级新生进行了夜间消防疏散演练。这不仅是军训内容的深化,更是对全体新生应急反应能力、心理素质和集体纪律的一次实战淬炼,活动旨在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,深入了解消防逃生常识,提高自防自救突发应急处置能力。
为确保演练达到预期效果,校方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、分工明确的夜间消防安全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方案。成立了疏散组、现场秩序指挥组和紧急救护组等专项小组,召开了专题会议,明确了演练步骤、教师、教官职责和班级疏散路线等具体要求。
警铃响起、学生迅速出动、有序疏散
险情模拟:警报响起,有序疏散
随着警报声的响起,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正式拉开帷幕。走廊里,是迅速弥漫的(模拟)烟雾,黑暗中,同学们互帮互助,提醒“弯下腰”、“捂住口鼻”、“别挤!注意脚下!”。那一个个在微光中敏捷前行的身影,成为了今夜校园里最坚定、最动人的风景。
校领导在场督导并进行指挥
集合完毕后,学生们整齐列队,神情严肃认真
总教官向校长报告集合情况
集结完毕:速度与纪律的胜利
各班教官和班主任早已守候在各个关键路口和集合点,沉着指挥。同学们以班级为单位,迅速疏散至指定的安全集结区。各班教官快速整队、清点人数并层层汇报疏散情况。从警报响起到学生在操场集合完毕,整个过程仅用三分十秒。疏散过程安全有序,各部分配合默契、疏散路线清晰、组织严谨协调、人人各尽其责,演练活动圆满达到预期效果。
校长袁伟民做安全主题教育
总结点评:一堂刻骨铭心的安全课
校长袁伟民对本次演练进行了现场总结,强调了消防演练的重要性,明确演练是应对火灾等突发情况的“实战预习”,关系到个体和集体安全。鼓励学生通过演练发现不足,牢记操作要点,真正掌握应急技能,做到“遇事不慌,科学应对”。此外,校长着重强调,要将消防知识与逃生技巧切实运用到实践中,在进入任何场所时,需首先明确逃生通道的位置。同时,校长以银川地震为例,进一步阐明了培养安全意识与协同互助的重要性。
用户登录